高层钢结构外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产生原因
2025-09-17 08:51 高层钢结构 西安钢结构
剪力滞后效应是高层钢结构外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学现象,其产生根源与结构特性、荷载作用形式及材料力学行为密切相关。高层钢结构外筒通常由密柱深梁构成,在水平荷载下,翼缘框架的应力分布会出现严重不均现象,角柱应力远大于中间柱应力。这种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原因:
(剪力滞后效应的产生原因)
一、翼缘框架的剪切变形
高层钢结构外筒的翼缘框架在传递轴力时,连接梁会发生剪切变形。水平荷载通过腹板框架传递至翼缘框架时,轴力需通过梁柱节点逐步传递。由于梁的剪切刚度有限,力从角柱向中间柱传递过程中逐渐衰减,导致中间柱轴力减小,角柱轴力集中,形成“应力滞后”。
二、外筒的平面变形特性
高层钢结构外筒并非完全刚性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,翼缘框架会发生平面内的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,导致框架中各柱的轴向变形不一致。靠近角部的柱变形较大,而中部柱变形较小,进一步加剧了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。
三、剪力传递路径的延迟
高层钢结构外筒中,剪力主要通过梁柱节点传递。由于梁的弯曲和剪切柔度,力的传递存在相位差,导致翼缘框架中各柱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应力状态,角部应力响应快于中部,产生典型的“滞后”现象。
四、结构几何特性的影响
高层钢结构的简形外筒具有较大宽高比。水平荷载作用下,翼缘框架的应力分布受到结构整体弯曲的制约。外筒作为整体受弯时,翼缘本应均匀受拉或受压,但因剪切变形的存在,破坏了平截面假定的成立条件,导致应力重新分布。
五、材料与连接特性
钢结构本身的材料特性也影响剪力滞后效应。钢材的弹性模量虽大,但在高层钢结构中外筒框架的节点连接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柔性,加剧了应力传递的不均匀性。
西安钢结构热线:029-86252006
高层钢结构网址:www.hb2003.com
联系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